永州小记

不知为何,每次晚睡过了凌晨一点就注定会失眠。失眠在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夏夜也还是会让人忍不住的胡思乱想。脑子里就像植入了一台不受人控制的放映机似的,身边人、身边事还有对未来的期盼在脑子里不停的循环播放。既然如此,索性就起来写些东西吧。

上周去永州出差了一星期,背了一年的建筑史终于见到了实物。封火山墙、四水归堂,一个个凝结着先辈们无穷智慧建筑构件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也透露出了一丝破败。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古建筑了,在许多地方,老街都被包装成了商业氛围浓郁的购物中兴,我总觉得,这些被包装过后的,都是去了自己的灵魂。而这次在永州山村里见到的,他们虽然有着残破的外表,但残破中透露着质朴,仿佛在想人们诉说着他所经历过的时间。

出差回来之后,我以为闲赋了一个月的工作状态会有所改变,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变化。回来之后,跟许总小红约饭,在饭桌上我向他们提到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他们都表示极其羡慕。其实入职这一个多月来,我是觉得生活是比较舒适的。但这种极其舒适的生活状态,舒适的让有些不安。其实我经常在想,五年后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结婚了吗?买房子成为房奴了吗?但目前的工作状态,让我有些不敢去想这些东西了,上班一个多月,我万全没有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我不知道这份工作我能做多久,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我读了一个建筑学的研究生,但现在我在做城市规划;我渴望从事建筑设计,但我又惧怕建筑那可怕的加班强度。或许正像许莹说的那样吧,现在的我们都处于迷茫期,都看不清自己的方向。

前天我们几个坐在橘子洲的草坪上,聊着最近的生活。小红没有过试用期,又在拼命的找工作。许莹为了跟着导师了放弃去教快题,现在正在为那十多万的读研花费发愁。贺碧湖最终还是放弃了考研,也开始为自己的将来谋划着。我们还密谋了一个接私活的团体,希望大家都能顺利的度过这段迷茫期吧。

写在毕业两个月之际

六月十号,穿上黑色的学士袍,走上学位授予的礼台,结束了我为期五年的大学生涯。那天熙熙攘攘的毕业生走在不大的校园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我们在一起合照,聊着对未来的憧憬,用力的记录着属于我们大学的最后时光,尽力的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曾今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六月的大学校园事最热闹繁忙的,大一大二的同学们在准备着自己的期末考。大三的同学们或在考研自习室里奋笔疾书,或用尽各种方法找到理想的实习机会。考上研究生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们拍照、聚餐、旅游享受着最后的大学时光。考研失利、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们在自习室里继续向着心中的学校进军、顶着烈日奔走于各个招聘会,在网上不停的投出一份份简历。不管怎么说,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未来拼尽全力。

其实回想起自己大学的这最后一年,有努力、有绝望、也有惊喜。记得去年九月份,为了让自己沉下心来认真考研,拖着一床薄薄的被子,带着三两件衣服一个人跑到华科租了一间大概四五平没有窗户的房间备考。刚开始到华科的时候,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自习,那时的感觉就是虽然一出门就是全球最大人流量的商业街,但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的心中只有学习。考完研后跟朋友们谈起这段经历我开玩笑的说,那时我每天就说两句话:阿姨二两饭,这个这个。当然事与愿违,最后我还是没有考上华科。记得查分那天我兴冲冲的打开电脑,但263这个红色的数字给我我一个当头棒喝,后来妈妈告诉我那天我跟她说分数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的。

同很多考研失利的同学一样,我也成为了求职大学生大军中的一员。去考常德规划局,去考安乡建设局。当然都没有考上,尤其是考安乡建设局那次,我以0.3分的分数被刷了下来,那天晚上一向坚强的妈妈也抱着我哭了一场。但跟大多数小说电影一样,故事总是一波三折的,后来我考研调剂成功,被湖科非全录取,被方圆设计院录用,过上了一边上班一边读书的生活。有时候生活啊,总会给你一些小惊喜,在我被录用的后一天,佳佳也被方圆设计院录用,我们两个当了五年的同学,又要开始做同事了,一个人的城市也好像多了一丝温暖。

前段时间拼多多上市,爆出了一组数据,我们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要3%,那天我跟妈妈打电话谈到这个事,我说为什么大学生这么少我们找工作还这么难。后来我偶然看到,说我们国家虽然只有3%的大学生,但是目前只能提供1%的大学生做岗位。处于绝对稀缺,相对过剩的阶段。希望以后我还是这1%中的一员吧,毕竟佳佳、龙师傅、许莹、小红还在等着我跟他合伙开公司呢,写写还准备来我们公司做宣传呢。